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地方信息 > 省级关工委动态

重庆市各级关工委开展清明祭奠英烈活动

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 http://www.zgggw.gov.cn/  2025年04月09日  来源: “渝露春苗”公众号
摘要:为深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,持续推进“红梅花儿永放光彩”主题教育活动,重庆市各级关工委依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,围绕“清明祭英烈”主题,组织广大青少年及“五老”代表开展系列主

为深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,持续推进“红梅花儿永放光彩”主题教育活动,重庆市各级关工委依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,围绕“清明祭英烈”主题,组织广大青少年及“五老”代表开展系列主题活动。通过瞻仰革命遗址、聆听英烈事迹、集体默哀献花等形式,引导青少年在追思中厚植家国情怀、砥砺奋进之志,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。

陵园追思承遗志 丰碑仰止缅忠魂

大渡口区关工委开展“我们的节日·清明——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”主题活动;江北区关工委开展“2025·铸魂·清明祭英烈”活动;沙坪坝区关工委开展“缅怀英灵 文明祭祀”主题活动;长寿区关工委开展“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”清明祭扫活动;南川区关工委开展“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精神”活动;大足区关工委开展“缅怀先烈志 赓续强国魂”祭奠英烈主题活动;荣昌区关工委开展“赓续红色血脉 徒步砥砺初心”祭英烈实践活动;开州区关工委开展“踏寻红色足迹 争做星星之火”祭奠英烈活动;梁平区关工委开展“缅怀革命英烈 传承红色基因”清明祭扫活动;城口县关工委开展“清明时节 缅怀先烈 永记英雄功绩”主题活动;丰都县关工委开展“童心祭英烈 红心传薪火”祭扫活动;忠县关工委开展“缅怀英烈铸忠魂 赓续荣光践使命”祭英烈活动;秀山县关工委开展“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精神”主题活动;万盛经开区关工委开展“赓续先贤志,凝聚复兴魂”清明祭扫活动。万州区、黔江区、渝中区、南岸区、北碚区、巴南区、江津区、永川区、垫江县等区县关工委均开展“赓续·2025·清明祭英烈”清明节祭扫活动。

通过开展“线下+线上”祭扫活动,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传承红色基因、争做时代新人,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,坚定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信念,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

主题教育砺心志 精神谱系薪火传

沙坪坝区关工委举行“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英烈精神”主题升旗仪式;北碚区关工委开展“缅怀先烈 致敬英魂”主题宣传活动;渝北区关工委开展“铭记英烈志 步履乘初心”主题教育活动;长寿区关工委开展“致敬扫雷英雄 砥砺奋进力量”传承红色基因暨国防教育宣讲活动;合川区关工委开展“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”主题教育活动;永川区关工委开展“烽烟卷怒火——留在永川的抗战记忆”专题党课宣讲活动;南川区关工委开展“清明慰英烈 奋斗正当时 挺膺共担当”主题团日活动;大足区关工委开展“缅怀先烈 传承精神——共筑中国梦”主题教育活动;璧山区关工委开展“缅怀先烈 励志成才”主题教育活动;铜梁区关工委开展“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”主题宣讲活动;开州区关工委开展“向军神致敬 与时代同行”清明红色思政教育课;梁平区关工委开展“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”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;城口县关工委开展“倡导文明祭祀,守护绿色家园——森林防火安全在行动”主题教育活动;垫江县关工委开展“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”追思故人爱国主题教育活动;忠县关工委开展“清明追思英烈志 薪火相传勇担当”爱国主义教育活动;巫溪县关工委开展“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”主题教育活动。綦江区、武隆区、丰都县、酉阳县、两江新区等区县关工委均开展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。通过讲述英烈故事、观看红色影片、诵读红色诗词、向英烈寄语等形式,将文化传承与德育教育相结合,引导青少年深刻感悟革命先烈崇高精神,在心中播下爱国、感恩、文明的种子。

多彩活动润童心 凝心铸魂启新程

沙坪坝区关工委开展清明节“纸鸢载愿 春和景明”手绘活动及“敲染清明 拓印春迹”植物拓染活动;九龙坡区关工委开展“传承民俗忆乡愁 巧手共制青团香”主题活动;永川区关工委开展“纸花寄情缅先烈 聆听乡魂忆清明”主题活动;南岸区关工委开展“风吹稻浪忆先生 清明民俗传薪火”文明实践主题活动;荣昌区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关工委开展“讲革命故事 祭革命先烈”清明社教研学活动;开州区关工委开展“寻梦·传承·成长——清明文化探索之旅”主题活动及“知民俗,忆清明”清明节实践活动;垫江县关工委举行“缅怀革命先烈,争做红色传人”清明节革命传统教育暨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展示交流活动;万盛经开区关工委开展“知清明 忆先烈 践行之”主题队日活动。潼南区、云阳县、奉节县、巫山县、石柱县、彭水县、两江新区等区县关工委同样积极策划、精心组织,打造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清明节主题活动。

通过开展制作清明粑、非遗文化体验、文明实践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,引导青少年感悟清明文化内涵,增强文化认同,在锻炼表达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同时,激发青少年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。


Copyright©1990-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://www.zgggw.gov.cn/ All rights reserved.
地址: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:100010    京ICP备18034403号-1    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